top of page

執著於存在的因素之書》是《交織論》五部著作中的第三部。它的名字來自第一卷中的第一個saṃyutta,這個saṃyutta無論從篇幅還是重要性來說都是最主要的,因為它涉及到教義的一個關鍵方面。 
 對執著於存在的因素的分析代表了經驗在邏輯層面上的系統化,是理解痛苦的關鍵,並描述了我們是如何被三世輪回所束縛的。經驗包括五個過程:質點、情緒反應、感知、條件情境和認知。第一個是與感官輸入相關的過程,其他四個是概念化過程。 
質感是對來自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和智力這六種感官的輸入進列編碼和處理的結果,並傳遞圖像是、聲音、氣味、味道、觸覺和想法。情緒反應首先通過邊緣系統介入,是將體驗轉化為愉快、不愉快或無所謂的過程。愉快的體驗會讓人依戀,不愉快的體驗會讓人厭惡。感知是賦予體驗意義的過程。 
條件情境從影響體驗的那一刻起,就會根據先前的曆史,以不同的方式處理相同的體驗。每一次經歷都會改變條件情境,因此不會有重複的經歷。我們對時間的感知就是對條件情境的概念化。最後,認知是"知"的行為。正如我們所見,所有這有些群組成部分都是易逝的,只要經歷持續,它們就會持續。除了這五個元素,我們與三摩地沒有其他聯系,這五個元素群組合在一起,我們稱之為"質"和"概念化"。我們要明白,這五種元素都是有條件的,因此是易逝的。有條件的東西我們無法控制。無法控制的東西不能說是"我"或"我的"。既不是"我"的,也不是"我的"的、易逝的、受條件限制的東西是不能令人滿意的。不滿意的東西很容易被拋棄。拋棄它,就等於拋棄了三世輪回的枷鎖。 
我們看到,意識被這五種執著因素所束縛。解脫是將意識從這五種因素中解脫出來,是終極目標。從三摩地解脫出來的意識是自由的意識,而自由就是涅磁碟。 
這就是達摩的核心。 
在其餘的小冊子中,有三本繼續討論這一主題,其餘的則涉及各種次要主題,有些按主題編排,有些則按人物編排。值得注意的是《那伽經》(saṃyutta),該經專門討論了那伽人,他們的身體被描述為蛇的身體,儘管他們可以隨意變成人形。此外,還有被想像成有翅膀的神話生物Supaṇṇas,他們被認為是那伽人的敵人;半神人Gandhabbas,他們居住在Cātummahārājika領域,是最低級的神人;以及控制天氣的雲神人Valāhakas。 

SN3 - 依戀因素之書

SKU: CHTSN3
1,95 €Precio
  • Saṁyutta Nikaya

bottom of page